Return to site

 

《開元故事法與情境教育》

(《中國教師》第256期 2016-05)

 

作者: 彭執中

引言

筆者創立的“開元故事法”,主張根據孩子的興趣及需要去選擇或創作故事。其核心理念是:“仁愛共勉,忠誠表達,情境共鳴,多元寬容”。 本文介紹如何用“開元故事法”為孩子作情境教育。

 

情境教育

情境教育就是讓人在真實的、模擬的、甚至想像的情境下學習。它是一種生動、具體 、有效的學習方式。在採用情境教育時,最好能夠兼具趣味。

 

先舉一個例子。筆者的女兒開元五歲時學加減數,算得不大好,又不大願意做練習。我和她說故事,以她喜歡的公主和小動物作主角,故事中有需要計算的生活情境(如買東西),她便明白計算確實有用。我習慣以互動方式說故事,在故事情境中小動物向公主求教,開元便樂於把自己當作公主,回答計算的問題。這些故事她每次聽完又要再聽,便等於開開心心地做了很多條題目!這就是情境教育。

此外,我還和她玩角色扮演的遊戲,她扮老闆,我扮顧客買水果,老闆自然是要算買的水果要多少錢,又要找回多少錢,這也是情境教育。她大一點,我和她玩“大富翁”遊戲,到超市買東西計算貨價,這都是情境教育。

 

當然,我和開元說故事、玩遊戲、一起購物,都是普通的親子生活,並不是主要為了教她算術!為孩子作情境教育,要有玩遊戲的心態,過程與樂趣為重,不要强求即時的教育效果。

 

故事教育

讓我們先探討故事教育的原理。一般人都喜歡聽故事,小孩尤其喜歡。用故事與小孩溝通等於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溝通,小孩自然容易接受,並樂於參與。故事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。古今中外各民族都有大量的故事,其形式包括神話、歷史、戲劇、小說、寓言、童話等。怎樣教孩子國家認同、文化認同、道德品格?除了透過文化習俗之外,故事教育是最好的方法。故事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有人物。其中主角通常是正面人物,其高尚及成功的形象很易令孩子認同及嚮往,啓發孩子向善。反之,反面人物的卑劣及失敗的形象,就會為孩子所不取。

 

用故事讓孩子學習,猶如讓孩子做算術題目,要多做才有效果。關鍵是,不光是教,而是讓孩子真的學好。最好是開開心心地學! 如何才能做到呢? 這就要因材施教。

 

個性化的故事教育

我和很多家長一樣,會跟孩子說一些經典故事。我們認為這些故事很有教育意義,可是孩子卻不一定喜歡,未必明白其中道理。例如,筆者和五歲的開元講愚公移山的故事,她不大喜歡,認為愚公不應該移山,不覺得這故事可以鼓勵恆心毅力。

 

很多家長發現,用故事作教育有以下困難:1) 孩子不願聽; 2) 孩子願聽但不投入,聽後沒印象; 3) 孩子沒把道理與知識內化。所以很多孩子雖聽了故事卻沒有明顯的教育效果。

 

要解決這些困難,筆者創立“開元故事法”,提倡個性化的故事。“開元故事法”的突出之處在於它最強調按照孩子的興趣與需要去選擇或創作故事;更強調故事要個性化,即針對特定的目的、特定的處境,並用孩子最喜歡的形式與內容去投射角色,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
 

其實,好故事實在很多,但照本直說,孩子不一定喜歡。比如向孩子說孔融讓梨的故事,來談兄弟禮讓,這本來很好。但如果家中孩子只有一個,他又不喜歡(甚至憎厭)吃水果,故事就不能引起孩子共鳴。如果用孩子喜歡的人物,例如喜羊羊,效果就會比較好。可以說喜羊羊讓巧克力予懶羊羊,孩子便會明白,與親友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,是好的行為。

 

參與筆着故事工作坊的家長們,其孩子各有喜歡的人物:超人、白雪公主、湯瑪士火車、高達、恐龍等等,家長便各自用這些人物編故事,情節就是生活情境。例如,在寒冷的冬天,超人聽媽媽話出門時穿厚衣,便威風凜凜,怪獸卻不聽,結果著涼病了!

 

簡言之,用孩子喜歡的人物,配上孩子感興趣的情境,令孩子容易投入角色,產生共鳴。

 

孔融讓梨的故事,孩子聽一次也嫌多;但喜羊羊的故事,便要一聽再聽。家長可以今天說喜羊羊讓圖書,明日讓積木,一直說下去。更可用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對人物,放在不同的情境中,一好一壞,自然有對比、有衝突,便有故事可說。筆者自女兒三歲起,每晚為她即興創作故事,都是系列故事。喜羊羊與灰太狼比賽的故事,可以說上幾個月。總是一個守規、合作、勤奮、重友情,另一個則否;孩子聽多了,便會有正確的態度及價值觀。

 

系列故事在教育上的好處,就是讓孩子重覆經歷相似情境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 

故事互動與探討

“開元故事法”很注重以故事互動作情感與思想的交流,孩子可以自行定出故事人物及發展情節,發揮創意。

 

筆者與一班小孩子說故事時,通常會問他們喜歡什麼人物,然後按人物 (如公主和三隻小豬)的特徵即時配上一條主線(如“ 助人精神最可貴”),隨意找出一個衝突情境或難題(如三隻小豬爭誰最有本領),然後和小朋友互動創作,透過衝突或考驗等情境(如危難或比賽),印證主線。其間小朋友可以定出隨後出場的人物(如誰要吃小豬,或誰作比賽的裁判)及部份情節(如小豬如何解困或競爭),甚至作出結論(如誰最有本領及原因為何),則孩子在故事互動中經過思考自行發現道理。

 

在故事結束後,家長就故事內容加以引導,並以不同角度及觀點提出問題,啟發孩子思考及鼓勵孩子發表意見。家長在互動過程要抱著多元寬容的精神,以開放的態度去聆聽孩子的心聲。筆者為女兒講了愚公移山的故事,她覺得愚公不應該移山,筆者並沒有要她改變看法,而是問她覺得這故事有什麽意思。她提出兩點:一) 要自己想方法解决問題,不必聽其他人的意見;二)別人做錯了也不要嘲笑,所以智叟不應該嘲笑愚公。筆者覺得很有道理,不禁想:究竟誰知道列子寫這故事時,是否就是這個意思?

 

家長對孩子的意見盡量給予肯定及讚賞,孩子受到鼓勵,就會愈來愈樂於思考及善於表達。這種互動的方式,十分有趣味,可以培養孩子思維、表達及創意能力,並增進親子相互理解。

 

透過互動故事與討論,孩子才能思考及表達,把道理及知識內化。

 

隱喻與經典

“開元故事法”以能引起聽者共鳴或感動的情境去觸動人心。情境可以是反映高尚人性與成就,令孩子嚮往感動,可以是反映痛苦與不幸,令孩子同情感動;又可以是反映現實中聽者的類似情境,令其共鳴感動。

 

故事情境可以是現實的,也可以是虛構的,更可以隱喻孩子現實的情境去說故事。例如,孩子轉學之前顯得焦慮不安,家長可以說個小豬搬遷到新農場的故事去隱喻這情境;說故事過程中,家長可以與孩子互動,問孩子小豬為什麼害怕,如何幫小豬等。

 

有些經典作品,既有孩子喜歡的人物,又是系列故事,可以用作情境教育。當中我特別推薦《西遊記》。

 

我們當然可以照著《西遊記》的原著內容跟孩子說故事,更可以善用《西遊記》裏面的人物和情節去隱喻孩子以及現實生活。事實上,孩子很容易會有情緒及人際關係上的問題,而這些問題其實跟孫悟空身上所表現出的問題差不多。孫悟空本來就像小孩一般自我中心、不懂社會規範;取經過程中,孫悟空經過很多困難磨練,學會做人處事,懂得人情世故,最終成為戰鬥勝佛。這就像一個小孩子逐漸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。

 

開元故事法主張用孩子喜歡的人物去說故事,而孫悟空就是一個很多小孩子喜歡的人物,用他的故事很容易令孩子投入,並產生共鳴。以下是一些孩子常遇的情況:

 

問題

現實情境

《西遊記》的情境

一、不受重視

  • 孩子認為自己完成了一件佳作(將家具堆成一間“屋”或者畫了一幅奇怪的畫)但家長卻不欣賞。
  • 老師安排一個班級表演,很多同學都被選上,孩子覺得自己也很優秀,但卻沒能入選。
  • 孫悟空發現自己在天庭的官職“弼馬溫”只是個不入流的小差。(第四回)
  • 孫悟空發現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沒有邀請他。(第五回)

 

二、無信心/毅力

  • 家長要孩子學樂器,孩子答應了,但學了一會兒便想放棄。
  • 家長鼓勵孩子參加比賽,孩子起初承諾參加,之後又想放棄。
  • 觀音點化孫悟空保護唐僧取真經,孫悟空答應了,但隨唐僧取經沒多久便向觀音說不幹了(第十五回)

三、做錯事

  • 孩子發脾氣打爛珍貴的物品,難以補償。
  • 孩子損壞了朋友的寶貝玩具或作業本。
  • 孫悟空一怒之下摧毀了鎮元大仙的寶貝人參果樹,遍尋各路神仙都不能醫好(第二十五至二十六回)

四、被冤枉

  • 家長/老師誤會孩子犯錯,不聽孩子的解釋便處罰。
  • 比賽中裁判誤判孩子犯規,孩子上訴失敗。
  •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,但唐僧覺得他不聽話還一再濫殺好人,所以懲罰及趕走悟空(第二十七回)

五、訴苦

  • 孩子被哥哥/同學欺負,找爸爸/老師主持公道。
  • 孩子受爸爸責怪,找媽媽/嫲嫲訴苦。
  • 孫悟空不聽師父指示,殺死強盜,被師父懲罰及趕走,向觀音訴苦。(第五十六至五十七回)

 

由上述幾個例子的故事可見,《西遊記》雖然是舊故事,但只要選擇得當,可以聯繫上孩子日常生活的情境,讓孩子宣洩不滿情緒。還有在故事中,孩子脫離了自己的局限,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自己的問題,並思考解決的辦法。此外,家長多給孩子講故事也逐漸能夠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。透過故事互動,會令親子溝通更加融洽,增進親子關係。

 

結語

“開元故事法” 提倡以故事作情境教育,讓孩子學會知識、發現道理。家長既可以用孩子喜歡的人物配以生活情境去編故事,又可以用經典作品如《西遊記》去說故事,並發掘其中的寓意。要達到較好的教育效果,便要用系列故事,並採用故事互動與探討的方式,讓孩子多思考、多表達,把道理及知識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