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turn to site

《為什麼俄羅斯人不喜歡笑?》

(《 澳門日報》-《開元成長專欄》2017-07-27)

作者: 彭執中

與孩子相處時,大人總是會有很多看不過眼的地方,例如我們要孩子叫人,孩子卻不聽話。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孩子不好,祇是我們大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,猶如我們不明白外國人的文化。我最近與太太和女兒開元到了俄羅斯旅遊,對此小有體會,在這裡和大家談談文化差異。

今日遇見同事,她談起剛從俄羅斯旅遊回來,沒見過俄羅斯人的笑容。我也有類似印象,卻想起兩個例外的事件。

 

第一次是乘飛機時遇上的。我們乘機十多個小時才到莫斯科。機上的服務人員全是俄羅斯人,表情比較冷淡,全無笑容。但下機時,他們卻面露微笑與我們道別。

 

我覺得這是一種類似於寶寶般的純真……

 

寶寶兩、三歲時也是這樣,在街上遇上我的朋友,我要她叫人總是不叫。但她遇上大廈管理員叔叔和清潔姨姨,我沒要她叫人她卻主動叫人。我猜這是因為,寶寶覺得熟悉的人才會去打招呼。我覺得寶寶很乖,見到我向大廈的服務人員主動打招呼,便學習了。

 

俄羅斯人就像寶寶一樣,對陌生人不會笑,但認識了十多個小時便不算陌生人了,便會對着他們笑!

如果您覺得用這個“寶寶思維”去解釋太過幼稚,我可以再用“寶寶思維”解釋另一個例外。

 

在俄羅斯期間,我們到了葉卡捷林娜宮。在宮殿外的花園遊覽時,我和寶寶見到一對年輕的俄羅斯男女在橋上,他們穿着很講究。我像小孩子一樣走上橋和他們打招呼,還一起合照,他們笑得非常燦爛呢!

 

他們的表現有點像寶寶……

 

寶寶小時候拍照也是不笑的,但遇上生日會,有蛋糕吃、有禮物、有遊戲,還有小朋友一起玩,她便會興高采烈的。拍照時,不論與識不識的人一起,她也會開心地笑!

 

這對俄羅斯年輕人是新郎和新娘,在結婚這大喜的日子,當然時時刻刻都會顯露出幸福的笑容!

 

用“寶寶思維”可以理解俄羅斯人的心理。當明白了這是個文化差異,便不會覺得他們冷漠,並會開始尊重其文化,甚至發掘其優點。

 

對外國文化要尊重,對寶寶亦是如此,要包容。當寶寶不叫人時,我們可以盡量從寶寶的思維去看待理解他們,從正面去想,便會發現其可愛之處!